五月底的莫斯科已洋溢初夏气息,克洛库斯国际展览中心内钢铁林立。2025年俄罗斯国际建筑及工程机械展览会(CTT?EXPO)在此盛大开幕,来自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的创新力量在此汇聚。
作为俄罗斯、中亚及东欧地区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到创纪录的21万平方米,吸引16个国家的1600家参展商及超13万名专业观众。这一规模较2024年(参展商1746家,观众7.87万人)在观众数量上实现大幅跃升,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

1、展会盛况:规模与影响力的双重突破
本届CTT EXPO呈现“四展联动”格局,除核心的工程机械展外,同期举办CTT MINING矿业展、CTO汽配展、COM商用车展及Logistika物流展。
这种综合展示模式使展会成为覆盖工程机械全产业链的超级平台。展览现场人头攒动,设备展示区前排起长队,不少采购商直接现场“验货”下单。
表:2025年CTT展会与往届规模对比
年份 | 展览面积 | 参展商数量 | 参观人数 | 主要特点 |
2023 | 70893 | 920家(12国) | 59469 | 三国展区模式 |
2024 | 200800 | 1746家(多国) | 78698 | 四展联办创记录 |
2025 | 210000 | 1600家(16国) | 超130000 | 中企参展规模创记录 |
数据来源:展会历史资料综合
技术亮点聚焦“绿色化”与“智能化”双轨并进。电动工程机械成为各展台标配,5G远程操控系统、无人驾驶矿车、AI远程监控系统等创新解决方案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体验。
针对俄罗斯特殊地理环境开发的耐极寒设备技术,也成为本届展会的重要看点。
2、中俄工程机械合作:从贸易往来走向深度协同
在众多参展队伍中,中国军团表现尤为亮眼。泰安市组织28家工程机械企业组团参展,展区面积达430平方米,创下该市境外参展规模新纪录。
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中国龙头企业继续扩大展位面积,新增智能驾驶、远程操控等技术演示区。
主机企业展示针对性创新产品。泰安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带来的JH8012微型挖掘机,凭借适应狭窄空间的精巧设计、国际知名品牌液压系统以及省油高效的性能特点,成为展台焦点。该公司销售总经理陈磊表示:“仅这一款产品就收获51个意向订单,俄罗斯市场对高适应性设备的需求超出预期。”
零配件企业则展现供应链实力。面对俄罗斯日益提高的本地化要求,中国零部件厂商积极寻求与俄方建立合作关系。
泰安市腾宇重工有限公司的机械样品在开展首日即被抢订,展现了中国供应链的响应能力。据统计,泰安展团共接待意向客户1400多家,达成意向交易金额2100万美元。
展会结束后,多家中国企业并未立即回国,而是深入俄罗斯各地拜访重点客户。泰安鲁岳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军表示:“我们团队正在跟进展会期间建立的联系,推进更深层次的合作洽谈。
俄罗斯市场不仅需要设备,更需要本地化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3、俄罗斯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转型期
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在西方品牌退出的背景下,2023年中国对俄工程机械出口额达60.58亿美元,同比增长66.5%,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俄罗斯最大工程机械进口国。
2024年1-11月,中国对俄工程机械出口额达57.91亿美元,占中国工程机械出口总额的12.1%,俄罗斯保持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大市场地位。
市场结构性变化显现。2024年上半年,俄罗斯传统主力机型销售出现分化:挖掘机销售量减少60%,汽车起重机减少22%,而伸缩式装卸机销售量却增长2.6倍,挖掘装载机增长91%,装载机增长58%。
这一变化反映俄罗斯基建重心已从大型能源项目向多元化领域扩展。
政策环境持续调整。俄罗斯《进口替代2.0计划》为本土化率超50%的外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及政府采购优先权。但自2024年7月起,俄罗斯大幅提高部分进口工程机械的报废税,同时限制海外品牌非本土化人才的入境。
这些政策在推动本地化生产的同时,也增加了外资企业的运营成本。
能源矿山领域需求强劲。俄罗斯政府计划2030年前投资超500亿美元于基建现代化与资源开发。北极LNG 2号项目、西伯利亚油田扩建等能源工程,以及远东地区开发计划,持续产生对耐极寒、智能化工程设备的特殊需求。

4、中国企业的战略突破:从产品输出到体系赋能
面对俄罗斯市场新形势,中国参展企业展现出全方位的战略升级:
技术适配成为核心竞争力。领先企业不再简单移植国内产品,而是针对俄罗斯特殊工况开发专用解决方案。徐工展出的-45℃极寒环境作业设备,采用特殊的液压油温控系统和钢材配方;三一重工则推出宽轨铁路运输适配的机械规格,解决俄罗斯特有的物流瓶颈。
本地化布局提速。多家头部企业已在俄罗斯设立组装厂或技术服务中心。中联重科在展会期间宣布其莫斯科郊区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承诺提供24小时零配件供应保障,直击当地用户最关切的售后服务痛点。
商业模式创新突破。针对俄罗斯客户偏好,中国企业普遍提供灵活的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方案。柳工集团联合俄罗斯本土金融机构推出“3+2”信用计划——3年分期付款加2年质保,大幅降低采购门槛。
产业集群协同出海。泰安市商务局在展会期间主动对接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等商会组织,搭建采购合作平台,推动“泰山制造”集群式出海。这种政府引导、企业协同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区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5、未来展望:可持续合作的新篇章
2025年CTT展会落下帷幕,但中俄工程机械合作的新篇章才刚开启。泰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俄罗斯工程机械展已被列入‘2025年泰安市重点境外市场开拓计划’,我们将持续加大参展支持力度,推动‘泰山优品’集群出海,为外贸增长注入新动能。”
行业专家分析,未来中俄合作将呈现三大趋势:技术合作深化,联合研发适应极寒环境的新能源设备;本地化生产加速,更多中国企业在俄设立组装厂以规避关税壁垒;以及从单纯设备出口向“设备+服务+金融”综合解决方案转型。
随着俄罗斯基建和能源开发持续推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策略已通过CTT EXPO平台获得充分验证。
从展会现场火爆的洽谈场面到会后的持续业务跟进,中国制造正以创新为引擎,以本地化为支点,在广袤的欧亚市场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6、专业见解:中国工程机械的欧亚新机遇
俄罗斯市场正从“替代性机遇”转向“战略性阵地”
欧美品牌撤离留下的市场空白曾让中国工程机械获得难得的替代机遇。但2025年CTT展会显示,俄罗斯市场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单纯依靠产品输出已难以维持可持续增长。
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唯有通过技术适配建立产品竞争力、通过本地化服务解决用户痛点、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将市场机会转化为长期战略阵地。
随着俄罗斯“进口替代2.0”政策推进和远东开发计划实施,中俄工程机械合作正迎来从贸易互补到产业融合的新阶段
中国组展机构:oety欧亿体育展览,作为福建省外贸优质服务商,助力福建企业走向世界。专业展览服务,赢得客户广泛赞誉。
下届展会时间:2026年05月26号~05月29号
展会行业:机械